当前位置:首页 > 风水运势 > 正文内容

易经群经之首,群经之首当属周易

2024-01-25风水运势
易经的精髓思想是什么?

易赞《易经》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筮书,经过历代哲学家的阐释,发展成为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。同时,它也是我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经典。《易经》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。它的内容极其丰富,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。无论孔孟之道,老庄学说,还是《孙子兵法》,抑是或《黄帝内经》,无不和《易经》有着密切的联系。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:“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。”简直可以一言以蔽之:没有《易经》就没有中国的文明。《易经》在春秋战国时代得到进一步完善,是我国先人的集体创作,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。《易经》里的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,即使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事实也是如此。孔子就说过人们“日用而不知”。今天,我们谁不曾说过某某人阴阳怪气,某某人又变卦了,或者扭转乾坤,否极泰来之类的口语和成语,但不一定人人都知道而这些词汇都是直接从《易经》里来的。《易经》在西汉时期就被列为六经(易,诗,书,礼,乐,春秋)之首。在我国文化史上享有最崇高的地位。秦始皇焚书时亦不敢毁伤它。《易经》研究被称为“易学”,早就成为一门高深的学问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记载:“孔子读易,纬编三绝,而为之传。”上下五千年,《易经》代代相传,释家林立。许多学者皓首穷经,考证训诂,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,蔚为大观。《易经》研究流派纷呈。他们互相争鸣,互相否定,也互相吸收,取长补短。春秋时期,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,取象说,取义说,吉凶由人、天道无常说。战国时期出现过阴阳变易说。汉代有象数之学(卦气说,五行说,纳甲说),魏晋唐时期称玄学。宋明时期,又出现五大学派:理学派,数学派,气学派,心学派和功利学派。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:一派是儒家,一派是道家。儒家重乾卦,重阳刚。讲“天行健,君子自强不息。”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。道家则重坤卦,重阴柔。讲“大道若水,弱能胜强。”强调精神自由,以无为顺应自然,追求天人合一境界。儒道两家都从《易经》发展而来,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。《易经》的科学内涵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承认和尊敬。易学研究将成为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显学。尽管如此,《易经》里仍然有许多不解之谜,连孔子和朱熹都竟告阙如。易学史一瞥哲学史家一般把易学发展史分为五个时期,即战国、两汉、晋唐、宋易和清代汉学。这里只笼统地划分为三个阶段,勾勒一个轮廓:1、从伏羲到孔子。从传说伏羲画卦,经文王到孔子,中国哲人通过对筮书《易》的阐释,建立起一套自己的宇宙观和方法论。司马迁曾提到“文王拘而演周易”。旧说伏羲画卦、文王作卦辞,周公作爻辞,孔子作《十翼》。自宋代欧阳修对孔子作《十翼》提出质疑后,越来越多人倾向于认为《十翼》非孔子一人所作,但没有人否定孔子整理、删定并丰富了《易经》,为易学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2、从汉朝到清末,易学研究是在解经的过程中发展,基本上没有超越。在这漫长的两千年中,出现了一批易学大师。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有汉代的孟喜、京房、郑玄、荀爽、虞翻,魏晋时期的王弼、韩康伯,唐朝的孔颖达,李鼎怍,宋朝的陈抟(tuan)、邵雍、朱熹,元朝的雷思齐,明朝的薛宣、湛若水、来知德,清朝的王夫之、黄宗羲等 人。孔子以后,影响最大者莫过于朱熹。今天所见的《易经》文献,即朱熹勘定。3、新时期易学。二十世纪迄今,易学研究波浪式地向前发展,正从低潮走向高潮。五四以来,人们把清王朝的腐败和丧权辱国一并归咎于五千年来的中国文化,甚至充满智慧的文化载体中国文字也因此背上黑锅,直欲废之而后快。激进的青年人高呼打倒孔家店,废除科举,反对读经,提倡白话文的口号,连鲁迅也说过一些过激的言词,对《三坟五典》《河图》《洛书》一概持卑视态度,产生了矫枉过正的副作用,致使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人几乎不知道什么是《四书五经》,出现了严重的传统文化知识的断裂。然而,中国古代文化的强大生命力,既不会因内外野蛮的武力、也不会因愚蠢的行政命令而灰飞烟灭。七十年代以来,随着国内考古学的新发现,如《帛书周易》和汉墓竹简的出土,为当代易学研究提供了前人所未见的新资料。近几年国内外“易经热”的出现,值得关注。原因何在?归根结底,还在于《易经》所具有的科学内涵。《易》的名称《易经》又称《周易》。自汉以来,单是《易经》之名为什么又称《周易》就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。《周礼大卜》将《连山易》、《归藏易》和《周易》并称,说明当时三《易》并存。东汉人郑玄说在夏为《连山易》,在商为《归藏易》,在周称《周易》。《连山》意谓“易道象山之出云连绵不绝”。《归藏》意谓“易道象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”。《周易》意谓“易道周普无所不备”。唐朝易学大师又说,郑玄论据不足。根据史书,神农一称连山氏,黄帝一称归藏氏,故连山、归藏都是代号,周易因周朝岐阳之地名周而称周易。也就是说,这三易是夏易,商易,周易。文王之后,《连山易》、《归藏易》失传。其实,可能不是失传,而是统一到《周易》里去了。因为其六十四卦基本内容皆同,只是筮法有异。有人说,从龟卜到筮草卜卦方式是历史发展的进步。龟卜只有鬼谋,通过筮草问卜增加了人的因素(所谓人谋)。此外,这也许是重农和保护物种意识的反应。今天,我们把两种说法综合起来便可化解这种争论:《周易》既是无所不包之易,又是在周朝进一步发展之易。“易”字的含义,综合前人解说有三种含义:变易,简易和不易。易字日上月下,象征变化;它的基本原理一阴一阳,至简至明故称简易;这种认为万物皆变的理论是不变的,所以又有不易之意。《易经》的内容:可以归纳为三个字:象,数,理。1 “易者,象也”。《系辞》说:“古者包牺氏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”取象,是圣人仰观俯察的结果。阴阳爻之象,前人有多种解释。有人说象天地,有人说象日月,有人说就是取诸身,乃男女生殖器的之象征,是生命密码。《帛书周易》的出土证明阴阳爻符号是从数字发展而来。因数字表示卦爻时容易出现混乱,后来便抽象为阳“—”和阴“--”这样两个符号来代替奇数偶数。阴阳鱼太极图是后来学者的发明。由阴阳二爻三重演变为八卦,即天地火水风雷山泽等卦象,由八卦推演出六十四卦并以象取义命名。2 数乃《易经》占筮的根据。《系辞》说:“大衍之数五十,其用四十有九。分而为二以象两,挂一以象三,揲(she)之以四,以象四时。归奇于仂(le)以象闰,五岁再闰,故再仂而后挂。乾之策,二百一十有六。坤之策百四十有四。凡三百有六十。当期(ji)之日。二篇之策,万有一千五百二十。当万物之数也。……”本来天地之数合为五十五,以“成变化行鬼神”,可为什么用四十九,历来说法不一。虽然各有道理,但都没有说清楚。连朱熹也只好说:“盖皆出于理势之自然,而非人之知力所能及也。”《易经》筮法里的数学神乎其神。数学家从中发现二进制,十进制,奇数偶数,排列组合以及三阶魔方等规律。


易经为什么是群经之首?

很难再找出一本书像《周易》一样,拥有五千年的历史,很多西方汉学家都承认,《周易》是全世界历史最久远的一部书,在“岁数”上,《周易》是西方的《圣经》、印度的《奥义书》都难以比拟的。易为群经之首《汉书·艺文志》云:“易道深矣,人更三圣、世历三古。”三圣指的是伏羲、文王、孔子。伏羲画八卦,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,孔子作易传。根据研究,伏羲的时代当为新石器时期。《周易》成书历经了上古、中古、下古2500多年的时间,由三位圣人共同完成。因此,《周易》早于五经就已出现,把中国文化融入了薄薄一本书中。春秋战国时代,儒家、道家、墨家等各家学说兴盛,诸子百家争鸣,形成了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时代,而诸子百家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,这就是《周易》。也就是说,中国的智慧在《周易》,这是有根据的。《周易》是中国智慧的源头,自春秋战国至汉、唐、宋、明、清,《周易》一直都居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。根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记载,自汉朝开始,“易为群经之首”,一直到清代编修《四库全书》时仍是如此。《四库全书》分为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头一部经就是《易经》。为什么“易为群经之首”?因为《周易》一直被认为是智慧的源泉、思想的源头。从汉朝开始,所有知识分子都要读经书,《周易》更是必读。唐太宗时期编纂《五经正义》,第一部就是《周易正义》。清康熙在钦命李光地主编的《周易折中》中亲撰自己读《周易》的心得作为序言,自问读《周易》五十多年,深知为了治国平天下,长治久安,必须从《周易》找智慧的源泉。《周易折中》将《周易》各派的思想综合起来,成为一本易学全书,是清朝知识分子必读之书。


《易经》:想要日子越过越顺,就牢记这3句增福口诀,哪三句呢?

《易经》:一个家庭,要想福气越来越多,想要日子越过越顺,那就牢记这3句增福口诀

1、厚德载物,自强不息

《易经》里讲:厚德载物。

怀揣着善良,心存着善念,多做善事,无形中就会为你避开很多祸事,让你享受幸福的人生。

一个人真正有良好的品德,才能真正拥有他的财富与地位。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。

如果你能有宽容厚德之心,那就相当于在为自己的后代积福,当你或者是自己的家庭受到苦难的时候,相信也会有很多人你曾经帮助过的人来帮助你。

2、受人之辱,不动于色

在《易经八律》就有这么一句:受人之辱,不动声色

意思是说,自己一旦受到别人的侮辱,非但不能生气动怒,反而还要面不改色,以平淡之心对待。

成大事者,是必须要做到能克制自己情绪的。

古有韩信受得胯下之辱,才有了往后的辉煌成就,倘若韩信当时没有克制住自己的情绪,作出一些过激的举动,很有可能就没有以后的成就了。

《孙子兵法》里面有一句话,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,当拜上将军。

3、恩之重,施恩须忘记,受恩当谨记

《易经》云:“施人之事,不记于心;受人之恩,铭记于心。”

孔子也说过: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”

也就是说但是我们接受别人的恩赐,已经要谨记于心。

古人云:“《易经》之重,在于包罗万象,点透世人。”

《易经》里藏着的人生大智慧,读懂,足够受用一生。

就连高考、公务员国考命题,也对《易经》情有独钟;去年《易经》与预测学还被纳入中科院博士生招生计划。

纵观古今中外,只要是成大事者都读过易经!

曾国藩床前、案头都放着《易经》,至少通读5次;

毛从小就读《易经》,直到晚年,依旧很爱读;

马云多次公开推荐《易经》,并忍不住感叹:自己得益于比别人读得早;

这,就是《易经》真正的人生心法和智慧。


《易经》是“群经之首”“大道之源”,到底有什么奥妙

《易经》,是“群经之首”“大道之源”,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养,上论天文,下讲地理,中谈人事,包罗万象,无所不有,易道广大,洁静精微。其中不乏教育人修身处事的至理名言,这些修身的金科玉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。

1、潜龙勿用

出自《易经》乾卦。潜龙就是潜在水底的龙。这是要告诉你,刚开始做事情的时候要注重积蓄力量,韬光养晦,不要随便做出什么大动作。还有一种说法,是说的隐士,潜龙是有德行的隐士,“遁世而无闷,不见是而无闷。”人间的繁华不能搅扰他安静的心;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也不会觉得难过烦闷。

2、亢龙有悔

出自《易经》乾卦。飞的过高的龙会有悔恨。我们常说,物极必反,日中而昃。做事情超过了一定的度,就会发生转变,好事就会开始慢慢变坏。亢,就是穷高,只知道往高处飞,知进不知退。这样做一定会有悔恨。

3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

出自《易经》乾卦文言。健是刚健的意思,天刚健,所以阴阳交合,万物生长,四季变化相推。君子看到这种情况,就要效法天,自强不息。自强不息,字面意思是:强大自己必须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;深层次的意思是:一个人的处境即使再糟糕,但是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,可以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,若想强大自己,必须坚持,不放弃努力。

4、地德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

出自《易经》坤卦文言。地势坤,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,君子应增厚美德,容载万物。一个人要能承受自己能力以内,要自己权衡。一个拥有博大胸襟与高尚品德的人,不断进取,宽厚待人,自然会得到众人的敬佩与支持,进而取得巨大成功。

5、君子以成德为行

出自《易经》乾卦文言。什么叫“以成德为行”?就是说把成就自身德性、品德作为行动的一个目的。我们现在都说,生活就是修行。在古人那里,也确实是这样,“道不可须臾离也,可离非道也”。修行、修道、自我提升,这些都不需要刻意为之,都在个人的生活中。

6、无平不陂 无往不复 艰贞无咎

陂是坡地的意思。这句话是说,平地和山坡是可以相互转化的,有去就会有来。艰、贞是两个词,艰是说外在环境的艰苦、穷困;贞是君子内在对贞正的坚守。君子在艰苦、穷困的环境中,保持内心和品行的贞正,是没有什么过错的。孔子说:“君子固穷,小人穷斯滥矣。”这就是君子和小人一个最大的区别就在于。

7、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

指以谦卑自守。语出《易·谦》:“谦谦君子,卑以自牧也。”牧,就是养,引申为自守。卑以自牧就是谦卑自守也。谦卦是6 4卦当中,唯一一个六爻全吉的卦。

8、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

《周易》第三十二卦是“恒卦”,其卦辞大意是,这一卦象征恒久,亨通,没有过错,利于守持正道,利于前行。后来,《易传》对这一卦解释说,天地运行规律就是恒久不停的,日月顺行天道而能永久照耀天下,四季往复变化而能永久生成万物,圣人永久保持美德而能教化社会;观察这些恒久的现象,天地之间万物的性情就可以明白了。

9、君子以同而异

君子应该在求大同的前提下,保留小的差别和不同。

10、君子以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

这句话出自《易经》第四十二卦:益卦。这两句话和《论语》里,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。”有些类似。“迁”就是改变的意思。


为什么讲易经是群经之首

因为诸子百家都是学易开始。


易经为什么是众经之首呢?

众经之首,大道之源
《易经》说的是阴与阳的思想产物。它源自男女不同的性别,是人类原始思想的产物。它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宇宙万物中一切变化的现象。 读易使人明了万事万物皆由基本的因子排列组合而成。这基本因子,便是阴阳。由这个角度看世界,便对世界有特定的解说。世界上的迷难道有可观的答案吗?万事万物难道有所谓真相么?关键是人的观察角度。《易经》的观察角度即是透过万物不同的表象看到其内在的共同因子,看到阴、阳因子运动、组合、搭配而形成万物。宋代大学者程颢诗中说“万物静观皆自得”便是这种境界了。 《易经》解释事物,最关键的两点是象,即形象与数,即数字。用符号形象比拟外物,用数字运算推演表示十五的变化规律。这是中国式的科学。 但是它的思路是不同于西方式的科学的。如果您说的科学指的是“有道理、符合真理”的意思,那么科学不是只有西方式的科学这一种。中、西科学各有所长。 《易经》是儒家、道家思想的共同源头。儒道两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上有较大的区别,儒家主张济世,道家主张无为。由此看出《易经》确实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基础。中国文化中数学、文学、戏剧、美术、音乐,无不渗透着《易经》思维的影响。 在《易经》中,阳是以——来代表,而以一一来代表阴,这两个奇与偶的简单符号,象征并说明了宇宙万物的一切变化。阳刚阴柔,阳动阴静;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因时因地的以阴与阳,也就是刚柔动静的性质来变化。如把天、男、仁、上、前、明、往、昼、尊、贵、福等都属于阳、刚、动;而把地、女、义、下、后、暗、来、夜、卑、贱、祸等都属于阴、柔、静。阳刚阴柔相反相成但并非不变,而是动极则静,静极则动,动中有静,静中有动;阳刚中孕育着阴柔,阴柔也包含了阳刚,相辅相成表里两面。如:男对女为刚,女对男是柔;前对后是阳刚,前对更前则成为阴柔。 “系辞上传”中说:“一阴一阳之谓道”。天地问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因时因地或成阳刚,或成为阴柔,而这一阳刚阴柔的变化法则,正是宇宙的法则,人生之律;也就是天理和人道。 “说卦传”中说:“昔者圣人之作易也,将以顺性命之理。是以,立天之道,日阴与阳;立地之道,日柔与刚;立人之道,日仁与义;兼三才而两之。”《易经》在这里所要阐明的天道、地道、人道的变化作用法则是一到的;这就是,宁宙万物遵循阳刚阴柔无穷变化作用的法则。所以称作“大人合一”。这样看来,“易”含有变易、简易、不易的意思,宇宙万物因时因地的阴阳、柔刚、静动,变易而不易,复杂而简单,矛盾又统一,对立又和谐;这阴阳论就在阐明这一现象;所以说,它是《易经》的中心思想。 《易经》思想中的这一阴一阳,相对相反,并不对立相克;而是相互错综变化不已,并在变化中生成发展,和谐与统一。 我国古代传统思想中的,不主张斗争,和为贵,正渊源于此。 “系辞上传”中说:“易有太极,是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定吉凶,吉凶生大业。”“生”在这里不是产生而演变。就是说,八卦由四象演变而来;四象由两仪演变而来;所以,八卦即四象,四象即两仪,阴阳即太极。 太极是什么?从《易经》的本义去探索,唐代孔颖达《正义》中说:“ 太极是天地未分前,混而为一的元气。”这一混沌不分的元气,或者成为阳刚、或者成为阴柔,变化无穷;并且以阳统御阴,以阴追随阳。这就是《易经》所要阐明的主旨。这一宇宙根源的元气我们称作“太阳”也就是太极,也以一来表示,其推演如“附图”。儒家崇尚刚健正大其根本就在于此。 而老子主张“无”;这并非一无所有,而是存在的某种物质无声无臭。老子以“无”为道;“有”生于“无”,有形的物体产自无形的本体, “有”与“无”异位而同体。 庄子更将这一“无”的思想,提升为“无无”,“无无无”。“齐物论”中说:“有有也者,有无也者,有未始有无也者,有未始有无未始有无也者。俄而有无矣!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无也?”庄子“无”的思想,不是由科学实验中所得,而是哲人睿智的直接判断,但又符合科学思想。 儒家崇尚阳的刚健正大,道家重视阴的虚无柔静。但儒家思想也有谦退阴静的一面;道家思想在虚无柔静中也含有刚强;总之,刚健正大与虚无柔静,是我国传统思想的表里两面。 乾坤代表了天与地,天是行云施雨的空间和万物生成之根源,是造化根本的大阳。与天的功能的大阳相对的是大地的大阴。大地的阴的元气,是万物生生不息的根本;但大地功能顺承天的功能。天是阳,是主宰,是动能;而地是阴,是顺从被动的。 天的法则是变化无穷的。阳刚与阴柔交互变化,使万物生成;同时阴阳保持和谐,才能使万物顺利的发展变化、进化。“归妹”卦的“彖传” 中说:“天地不交,而万物不兴。”都是借夫妇的道理,比拟天地阳刚阴柔交互作用的生成原理。“系辞上传”中说:“生生之谓易”。下传中说:“天地之大德日生。”《易经》以天地的阴阳刚柔、动静的变化生成作用,为天地的德性。 然而,这天地阴阳交错,使万物生成发展生生不息的作用,极其微妙难以捉摸。“系辞上传”中说:“阴阳不测之谓神。”又说:“形而上者谓之道,形而下者谓之器。”这就要求我们的认识不只是具体的,有形的现象,而且应该以现象发生的抽象的,无形的原动力来思考,这就是阳刚阴柔的形而上的精神了。 《易经》对天地生成发展的作用,最重视的是刚健中正,而且是恒久不已的刚健中正。 《易经》也兼说生死,而且以两者综合,来阐扬天地的大德及无穷的生命力。 总之,天地阴阳刚柔动静的微妙作用,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源,阐明这一原理法则并广泛应用到宇宙与人生的一切变化现象上,使人能够知变、应变、适应,去恶向善,避凶就吉,这就是《易经》的思想。 宇宙间可以效法的最大形象就是天地;所以,天地生生不息的变化作用法则,也就是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。《易经》就是以天地为准则,确立人生规范,以宇宙恒久无穷而又秩序井然的精神,劝勉人生要自强不息,造福社会。《易经》兼备了规范与实用两方面的效用。人生道德修养自应以天地的道理为准则,效法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的宇宙精神,努力精进不懈,使自己在品学修养上有所成就,然后在事业上施展抱负,才能促进社会发展,参赞天地造化的功能于道德及事业之中,才是至高无上的大事业。 “系辞上传”中说:“易其至矣乎!夫易,圣人所以崇德广业也。知崇礼卑,崇效天,卑法地。”这里告诉我们,智慧应当像天一般高明;行为应当像地一般谦卑;睿知圣哲,遵循这一天的法则,崇尚智慧与礼仪,使道德修养有所成就,不仅独善其身,而且能施展于事业中兼善天下。将道德修养、聪明才智,施展于事业中,使人与物一起得到帮助,这就应了天地的变化法则,符合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,这才是“盛德大业”。 效法宇宙精神,自强不息,这是《易经》的道德理想。阴阳、刚柔、动静,于循环无穷的变化作用中,使宇宙生成,发展,进化,调和,统一;符合这一宇宙精神就是善。传统道德上的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就是善,宇宙精神本来如此。 《易经》中阐释了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、敬、诚、贞、顺等各项德性;是基于道德律与自然律一致的思想,崇尚阳的刚健正大;当然也一再提示阴的谦稳。 《易经》还特别崇尚“时中”。孟子说:“孔子圣之时也。尧舜以来相传之法也。知时中之义,则易思过半矣!”由此看来,《易经》对时间因素,以不偏不倚的中庸原则予以重视。 惟有认识宇宙精神,透彻阴阳刚柔动静变化作用原理的人,才能通幽明之故,最后就可达到心安理得,无忧无惧,知天乐命的境界。《易经》中所说的神,是指天地间阴阳刚柔动静变化现象的至为微妙,难以预料的神秘性;所以,只有天下睿智、最明了道理的人,才能理解《易经》中所阐释的道理的神奇功用,只有无心、无畏、致诚,达到人我两忘的极度寂静,才能看清一切是非善恶,吉凶祸福,也就是通达神明,必然就能担当天下之事。 “系辞上传”中说:“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!”这是《易经》的根本观念。阴阳相对,但尊崇阳,阳兼有阴:阳为君,阴为臣,阳是主宰,阴为从属。《易经》中的六十四卦,几乎都以盛极而衰,物极必反的道理谆谆告诫,以提示人生必须时刻谨慎处世,警惕适可而止的重要性,才能确保长久安泰。 《易经》的宗旨就在于阐释宇宙大自然的阴阳刚柔动静的变化,变易而不易,复杂而简易,在变化中生成发展,于反复中保持统一与和谐。这一刚健中正,无穷无尽,永恒生生不息的生命力,正是宇宙精神所在。变易、简易、不易的宇宙法则及生生不息的宇宙精神涵盖着一切。这些都与人生立身处世原则一致,人以大宇宙的自然法则、精神为准则来确立人类自己行为的规范。探明宇宙大自然的法则规律,就能自强不息,面对各种复杂情况而能知变,应变,适变,以促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向上,为全人类造福。通观《易经》的思想就会明白为什么《易经》被称作“天人之学” 而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根源,一切学术思想的源泉,被推崇为大道之源,众经之首了。
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光合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“易经群经之首,群经之首当属周易” 的相关文章

周易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,易经就是周易吗

周易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,易经就是周易吗

“群经之首”指什么??《周易》http://www.99rs.com/readnews.asp?id=1382&link=ok在中国周易研究会论坛被骗了,怎么投诉?法律讲究证据,谁举报就谁举证。因此你被骗去投诉也好,去起诉也好都必须提供被骗的证据材料,包括书面的、电话录音的、微信、短信等,你...

周易为六经之首(周易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)

周易为六经之首(周易被国人尊为群经之首)

诸葛亮八卦阵具体简介《周易》http://www.99rs.com/readnews.asp?id=1382&link=ok梦见活着的亲人和自己讲话梦见叔叔,表明梦者家人丁兴旺,相处和睦,感情很好。如果叔叔教导你了,那你在事业上会取得很大发展。梦见牙齿松动一拔就掉怎么解梦梦见牙齿松动牙齿本是...

易经被认为是群经之首(有没有易经群)

易经被认为是群经之首(有没有易经群)

易经为什么是群经之首?很难再找出一本书像《周易》一样,拥有五千年的历史,很多西方汉学家都承认,《周易》是全世界历史最久远的一部书,在“岁数”上,《周易》是西方的《圣经》、印度的《奥义书》都难以比拟的。易为群经之首《汉书·艺文志》云:“易道深矣,人更三圣、世历三古。”三圣指的是伏羲、文王、孔子。伏羲画...

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,易经大道之源

易经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,易经大道之源

下面哪一部著作被誉为"群经之首,大道之源《周易》即《易经》,《三易》之一(另有观点:认为易经即三易,而非周易),是传统经典之一,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,内容包括《经》和《传》两个部分[1] 。《经》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,卦和爻各有说明(卦辞、爻辞),作为占卜之用。《周易》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...

周易是不是六经之首,易经和周易区别

周易是不是六经之首,易经和周易区别

被誉为六经之首,三玄之一的是哪部作品?周易·六经之首 六经排序通常是——周易、尚书、诗经、礼记、乐、春秋 易经、道德经、南华经,古称“三玄”,是我国古代最高哲学经典。易经为群经之首,光耀千古;道德经神随其后,直源易经,“一部老子道德经乃易经之注文”;南华经“其学无所不窥,然其要本归老子之言。”(...

周易道德经简称,万经之首是易经还是道德经

周易道德经简称,万经之首是易经还是道德经

周易和道德经有什么区别,哪个更具原典性?周易讲的是变化,具体的核心是三“易”:不易、变易、简易;道德经讲的是虚无,核心是自然而然,自然就是自己如此,体现是返回事物的本性,发挥其本能。周易和道德经的本质其实是殊途同归,提示宇宙的自然规律及其运用。例如周易中“天行健,以自强不息”,道德经中“人法地,地法...